9001cc金沙以诚为本中国画系内涵特色与优势
一、中国画系基本情况
中国画系是以研究中国绘画、书法篆刻的规律、原理为专业方向的教学与研究单位。该系开设中国画、书法两个专业方向,秉承蔡元培倡导的“推行美育”精神,以弘扬民族文化艺术为己任,以分科教学为特色,建构起一套继承传统与面向现代的、完备的中国画与书法教学体系。各专业方向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20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6人。中国画系学科设置含理、教学环境良好,科研设施完备。其中工笔人物画课程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主要课程设置有素描、工笔人人物、工笔花鸟写生、写意花鸟、山水写生、组画单幅画创作、楷书临摹、篆书临摹、汉印临摹、古玺印临摹、草书创作等。
二、中国画系教研室概况
中国画系现有五个教研室,涵盖的学科方向与研究领域多样,各研究方向相互交叉与依托,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又生机勃勃的学科发展态势。近年来,师生在各类大展上屡次获奖,撰写与发展学术专著与论文多部,成果丰硕。
其中工笔人物画教育发展成熟,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教学、科研、理论及创作成果,获得国家级、省级奖励繁多,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资源共享课和自主编写的国家级规划教材,本科及研究生教育在全国同类学校中处于领先地位,是本校中国画教育的重要特色项目。
写意人物画立足中外优秀艺术创作理论与研究方法,来重新认识、解读传统写意人物的笔墨及情感特征,并探讨它的现代转换,经过老中青三代师资队伍数十年的努力,已形成具有鲜明湖北地域特点的写意人物风貌,并在全国专业性大展中屡次获奖。
山水画特色与优势:该学科有老一辈教授邵声朗奠定的坚实基础,中青年学者教授承前启后,完善了该学科的研究体系,纳入现代文化视域中给予观照,不仅在研究队伍上有着良好的梯队建设,也形成了既放眼现代,又立足古典的显著研究特色与优势。
花鸟画学科着重教学研究与专业创作成果,尤其是工笔花鸟画研究生为主的教学与创作。同时加大写意花鸟画的比重与创作研究。
书法专业以书法教学与创作为主体涵盖书法篆刻史、书法篆刻批评、创作理论研究等。书法篆刻史的研究以地域史研究为特色,书法篆刻创作突出图像学、心理学、美学的研究方法和特色。
三、中国画系实验室概况
中国画系现有两个实验室:书画临摹实验室和中国画与书法创作实验室。
书画临摹实验室是我校传统特色实验室,实验室风格古朴、设施完备,安装有玻璃陈列柜、挂画杆及可活动画板,配备用于摆放中国画手卷的临摹台,灯光采用冷暖式调节光源。实验室配有名作仿真印刷品,供学生临摹所用,展示柜里常年陈列有一些稀有飞禽标本,供学生绘画学习用,同时,不定期展示一些优秀的学生习作,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可以借鉴和参考。实验室主要服务于常规的课程教学、对外开放性专业服务和专业技术性的艺术研究活动。
书画临摹实验室师资力量雄厚,学科建设、前沿研究、创作成果与人才培养成果丰硕,在全国具有较高的学科优势及影响力。其中,《工笔人物画》课程陆续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项目,并带动了写意水墨画课程以及书法与篆刻课程教学研究,中国画教学团队还荣获“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称号。
中国画与书法创作实验室是我校传统特色实验室,实验室风格古朴、设施完备,安装有工作画案、书画板,摆放中国书画拷贝台,灯光采用冷暖式调节光源。实验室配有名作仿真印刷品,方便研究中国书画所用。同时,还可以不定期展示一些优秀的师生创作草稿,具有启发、借鉴的教学意义。实验室主要服务于常规的课程教学、对外开放性专业服务和专业技术性的艺术研究活动。
中国画与书法创作实验室依靠中国画系师资力量,努力提高学科建设与前沿性研究的双向发展,在写意水墨、书法、篆刻等创作课程的教学研究中,近年来获得创作与人才培养的成果丰硕。在全国具有较高的学科优势及影响力。
四、中国画系本科教学特色
9001cc金沙以诚为本的前身可追溯至1920年建立的武昌美术学校,是近代中国美术教育的三大发源地之一,而中国画专业是武昌美术学校建校伊始便开设的传统专业,前后有张肇铭、欧志先、喻其玮、王霞宙等知名国画家在校任教,后历经学校更名以及新中国学校改制,于1997年成立中国画系至今,已具备丰富的办学经验与完备的办学条件,现有美术学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含中国画艺术研究、书法与篆刻研究两个研究方向),以及中国画与书法专业学士学位授权点,其优势与特色显著。
1.百年办学历史,承载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使命
自1920年至今年百年办学历史中,中国画系先后云集了一代代在国内外有着重要影响力的书画家与教育家,他们以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为使命,始终坚持传统绘画之根基,同时立足中外优秀艺术创作理论与研究方法,并探讨它的现代转换,为传统中国绘画研究不断探索与开辟新的道路。作为我院开办和培养专业人才历史最久的专业之一,中国画系肩负着传承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样式和文化精神的重要使命,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书画艺术创作与研究人才。
2.学术积淀深厚,引领当代中国书画艺术创作与研究发展
中国画系美术学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是教育部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之一,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与深厚的学术积淀,在国内外中国画创作与研究方面一直发挥着引领作用,如国家精品课程《工笔画人物》、“十一五”国家级规划系列教材、以及精品课程资源共享公开课等,在全国美术教育中发挥着引领性、基础性与示范性的作用与标杆地位。
3.学科方向多样,形成相互交叉与依托的学科发展态势
中国画系现有写意人物、工笔人物、山水、花鸟、书法共5个学科方向,涵盖的学科方向与研究领域多样,各研究方向相互交叉与依托,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又生机勃勃的学科发展态势。近年来,师生在各类大展上屡次获奖,撰写与发展学术专著与论文多部,成果丰硕。
学术交流与学生活动
中国画系主任叶军教授参加德国柏林中国画作品展
日本东方艺术院院长江屹到中国画系开展学术交流
周颢副教授参加文化部“中国艺术家赴突尼斯采风创作展览”活动
中国画系问鼎第七届“青春杯”篮球赛冠军
部分教师作品
李峰《在水一方》
叶军《西域人》
陈运权《幽谷冬雪》
秦岭《万壑有声含晚籁》
(材料来源:中国画系)